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Opera Garniér 巴黎歌劇院圖解&導覽

今天和友人在歌劇院台階碰面吃飯團後,便興致沖沖買票進入巴黎歌劇院參觀。
成人票無導覽9歐,有導覽13歐,分法語&英語兩種。
我買了英文導覽票,(強烈推薦有導覽真是好看太多了),售票員問也不問直接給我學生票,9.30歐,太開心了。
偶爾擺脫很難聽懂的法語,重回熟悉又輕鬆的語種,真是太開心了。
此圖是2pm導覽等候區。

歌劇院於1860開始籌建,其中表演廳的天花板則是2001年重改的。
乍看這現代畫風湊在歌劇院裡覺得很不習慣,但經導覽解說後,就開始覺得它很可愛了。
黃色區畫的是芭蕾,有天鵝湖吉賽兒,下面還直接寫柴可夫斯基的名字。代表著舞蹈。
藍色區的人/東西則在演奏樂器,有莫札特的魔笛。代表音樂。
有面具,代表著戲劇。
戲劇和音樂結合,不就是歌劇嗎?

說穿了他畫的與舊天花板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去除了太陽神,飛來飛去的寧芙,穿飄逸服裝吹奏樂器的希臘羅馬眾神。畫家用不同的風格展現相同的精神,我挺喜歡的。

綠色區有香榭里舍大道還有凱旋門。
隔壁的紅色區有艾菲爾鐵塔和公雞,都是巴黎的象徵和作者本身。也非常有意義,這本來就是位於巴黎的歌劇院呀。(握拳)
越看真的越有意思。
從包廂區望出。
導覽也解釋了當時的王公貴族生活有多麼的奢迷、虛假、無不知人間疾苦
有人有錢到在歌劇院有專屬包廂位子,可以每天都來。倒也不一定是看表演,而是一個可以展現自己的新服裝、珠寶、身分地位、談論時尚、八卦、看別人的場合。
裡面可以吃東西、喝香檳、抽菸等等。這些人的位子還寫著abonnée,表示他/她身分尊貴,是在歌劇院有固定位子的。
另外的市井小民就是louée,單次買席次進場的。且這兩種人連入口,劇院內走的樓梯都不一樣,是完全不會打到照面的。
國王和皇后則是一定分開坐一左一右的舞台旁包廂,因為那時的建築物以木材位主要建材,照明則是蠟燭和煤氣,火災是常有的事。此舉是為了一旦有緊急狀況,國王皇后可從兩側緊急疏散,至少可以保住一人在位。


現在看表演對於好位子的定義,就是面對舞台的一樓,或是二樓正對舞台區域。
但在以前,那是爛區。
因為首先,你面對舞台,則所有人都只能看到你的背影呀,完全不能替自己宣傳。且想要窺看別人還要大幅轉動脖子,太不方便了。
再來,對名媛淑女的澎澎裙而言,一次就要占用三張椅子,非包廂以外的位子都太小,只能坐男生。
王公貴族是都坐包廂的,除了可以吃東西喝香檳抽菸以外,簾子一拉起來,在裡面要幹啥也是都可以呢。
且以前看表演是非常吵雜的,因為很多貴族是來看朋友敘舊談生意的,很多人在說話,互打招呼。遲到的人進包廂後,若想引起注意還可以大聲甩門呢。
( 圖旋轉後上傳還是歪的,為何呢?)


Le Foyer
王公貴族中場休息跑來取暖聊天八卦的區域。
金碧輝煌到有些拍瑪莉安東尼的電影會來這邊取景,假裝是凡爾賽宮,因為真的蠻像的。
導覽還告訴我們,歌劇院的建築師Charles Garniér如何把她自己的畫像和他老婆的話像混進這些畫裡,如同他兩處在歌劇院的建築中隱留下自己的大名,反正就是很想紅就對了啦。

另外,有些人反對表演廳現代藝術的天花板,認為它太現代不是和巴黎歌劇院,導覽說,其實這些話舊時代的畫作,剛完成時也是非常用色大膽又明亮的,(這區不久前被清理過,除去灰塵後,畫作的顏色是不是也很活潑鮮艷呢?),只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充滿灰塵汙染的畫作,所以覺得他們都應該要濛濛暗暗的。真是很有意思。

順道一提,小時候的偶像,俄羅斯超級舞星 紐瑞耶夫,投奔西方自由的懷抱,就是法國政府幫助他的。後來他也成為巴黎歌劇院的舞蹈總監。逝世後,葬禮在marble foyer舉行。是不是這一間marble foyer 有待查證。
( 圖旋轉後上傳還是歪的,為何呢?)

有名的五號包廂,因為它鬧鬼啦,哈哈。
歌劇魅影咩。

一些展示的戲服。
歌劇院裡真的有自己的人馬設計服裝,場景,裝飾品,清洗等,說有1000多人。

Garniér歌劇院望出歌劇院大道。

巴黎歌劇院介紹到此。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