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法國耶誕節



2011年12月24日是我在法國的第一個耶誕節。(這句話好像有點累贅,耶誕節當然是24號啦。)

早在過節前幾天,趁貓王休年假,我們就往巴黎西邊郊區,Saint Germain En Laye 貓王父母家前進。

我們去了郊區的Auchun和家樂福大賣場。
首先,我被滿坑滿谷的巧克力驚嚇到。金莎還有一個專屬的臨時攤販,上頭堆著金莎塔。
接著到生鮮區,成堆的鮮蝦和干貝,好像不用錢一樣,大家拼命拿。在台灣干貝可是很貴的,比較常吃到的是乾的干貝。
然後生蠔已經裝好在盒子裡供客人拿取。
整個賣場還分成各種食區,鵝肝醬在左邊,要買鮭魚的請往右邊走。
哪天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劉姥姥,每件事都可以驚嚇到我。

貓家的過節方式,不足以代表全部法國人。但我就僅以自己的經驗做個記錄。

在法國,如果你有乖乖地工作,薪水不要太差的話,佐以社會福利,累積到中年老年,生活好像都不會太差。算算30結婚,35歲因為小孩搬到郊區開始有大一點的房子,三歲前的小孩政府都會給錢幫你養。念書16歲前不用錢。若你好好工作到退休,退休金是按你的薪水比例給發的。這樣看來,勤奮乖巧一點的話,生活其實蠻有保障的,老了也蠻有尊嚴不必跟小孩拿錢。

貓家就是這種情形。爸媽都有乖乖工作,這把年紀也都是主管級的,再過3-5年就可以退休了。外公外婆更是已經過著悠閒又不缺錢的退休生活多年。

而在此我真要好好佩服一下法國女人(或該說這兩位法國女人)。

貓媽這位職業婦女,工作辛苦,遇到大客戶時還得清晨5點起床好開車兩小時去見客。不時又要去突尼西亞出差一周,據說突尼西亞分公司全部的人都是她聘的。居然,還可以把家持得這麼好。乾乾淨淨,有條不紊,連T-shirt 毛巾都要用熨斗燙,煮飯又好吃。 反正我覺得很厲害!

外婆也是,超重視節。晚餐吃的海鮮餅是她親手做到,再從諾曼第開車兩小時帶過來。起司盤,她細心地一一寫上起司的名稱,連裝起司的木頭年輪盤也自己帶來,還用葉子裝飾,我真服了她。

雖然我還是愛吃中菜火鍋,但法國人擺盤和重視賣相,如此用心地鋪陳與生活,即使是為了上菜哪三秒瞬間的完美也甘願,(因為馬上就被我們爭先恐後拿去吃了),讓我心有所感。

什麼叫浪漫? 喝香檳跳華爾滋嗎? 願意為了稍縱即逝的片刻美感和以及這美感帶給人們的喜悅做出努力,我覺得這很浪漫。願意付出在無形-而難以量化的事物上,為質感做出努力,這種理想,不浪漫那是什麼? (難道是偏執? 強迫症? 哈哈)

法國女人我佩服你。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原來我媽很巴黎



在巴黎,你會發現女人為了美麗是比較不爭氣的。

不像台北的女生,總有辦法把自己塞進好看但極度不舒服鞋子,以及緊到你懷疑她跟人家約吃晚餐是真還假的上衣。

畢竟在巴黎坐地鐵或什麼的,要走的路爬的樓梯很多。地面也常常是大石板鋪的路,或是有尿有屎什麼的,秋天到了更是滿地落葉,一旦下雨就會滑死你不償命,冬天下雪那就更慘了。

不過巴黎的女生很女生,穿裙子&洋裝的比例比較高 (且穿裙子都還能騎腳踏車,非常厲害),但大多不是迷你短裙,夏天看到就是蓬蓬及膝的A字裙或輕薄洋裝,秋天就是花花洋裝+靴子+皮夾克,或是長褲靴子+夾克或大衣。
可愛的是,這副裝扮,你會在小女孩,年輕女生,中年阿姨的身上都看得到。尤其是小女生穿牛仔褲馬靴+滾毛邊的麂皮外套,真是可愛到 翻~天~喲。

上半身也大多是較寬鬆的,不像我們很美式愛穿合身T-shirt還要注意肚子不能凸出來。
樣式要不就是單色要不就是很花花花,著實用花花風盡情享受是女孩的既定事實。
質料大多是舒服的棉麻不然就是半透明的薄紗。

舒服擺第一,再從中顯露女性的美麗。

在我偷偷學了幾次之後(不外乎就是捨棄我超級緊美國XS號上衣,改穿寬鬆的上衣加很緊的褲子),靠,肚子不用憋氣了真是好舒服喔。但一點也不會覺得自己穿得太邋遢或是太休閒,就是融入。
(基本上丟掉美國T-shirt就融入6成了。)

還有,曾經我以為擦大紅色的口紅是西方人的特權,因為東方人五官較不立體啦,牙齒膚色不夠白啦,等等等等。

在巴黎看到好多女生擦著大紅口紅,給人的印象不是濃妝豔抹,而是女性味十足。於是我也跑去買了條大大紅口紅來試。

只能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呀

誰說東方女生不能擦大紅?
從跟我微笑的鄰居先生,到街上對我行注目禮的先生,我就知道我是台灣的驕傲了我。
好看地咧,覺得自己好女生,心情也跟著很雀躍。

大紅口紅,大紅指甲油,擦在巴黎既不俗艷也不會不適宜場合。整個非常搭配。

看著鏡中的血盆大紅口紅,突然想到我媽。

想說她一直都只擦超級大紅口紅的,原來我媽很巴黎,只是一直偷偷忍著沒說而已。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你」或「您」/ "tu" ou "vous"

我的第四堂法語課,我們做了如何區別"tu" 與 "vous"的練習,也就是中文的「你」或「您」。
老師解釋了意思和句型後,
說"tu"你是用在比你年輕的人,朋友,和同事之間
"vous"您是用在你不認識的人,比你年長的人,和地位比你高的人。
我們開始交叉問答來練習。

問:
En France, on dit "tu" ou "vous" au formateur. (在法國,我們用「你」或「您」稱呼老師?)

答:
En France, on dit "vous" au formateur. (在法國,我們用「您」稱呼老師。)

法語對於「你」或「您」的區別用法很清楚。
而班上除了我以外,全都是日本學生,想當然爾也就是說日本人對「你」或「您」的區別用法也相當明朗。
為什麼對我而言卻需要思考許久才能決定我的回答呢?

在法國,
老師 -您
老闆 -您
麵包師傅-您
服務生 - 您
鄰居 -您
好朋友 - 你

在台灣(我的經驗),
老師 - 你 (除非是博士論文口試我可能會改口。)
老闆 - 你 (我連跟總經理出差都說「你」的呀。)
麵包師傅 -你 (誰會遇到麵包師傅呀,只有收銀員而已。)
服務生 - 你 (再說也沒有機會講到"你"這個字呀,就說 [我要一杯大拿鐵熱的] 就好了呀。)
鄰居 - 你 (這題把我逼急了,我說在台灣,我都不跟鄰居講話的。) 全班大笑。
好朋友 - 你 或是連名帶姓地喊,不熟的就會裝親切只叫名字不帶姓。我真的不是在找碴。

連續這一串問答下來,老師頻頻對我的答案感到驚訝,
在法國日本連續得分後,相形之下台灣像是未開化的蠻夷之邦,這麼沒有禮貌,對人都直指你你你的。

為什麼我們用「你」卻沒有冒犯人或是被冒犯的感覺呢?
幾經思考,除了習慣以外,台灣還真的是一個在敬語規範中,相當自由的國家。

雖然口中說著「你」,但我們卻在語調中,或其他詞彙表現客氣有理的態度。
雖然喊服務生「你」,但我們的禮貌是在「請給我」「麻煩你」「可不可以」以及常掛嘴的「謝謝」「不好意思」中展現。

所以這只是文化差異而已,我們還是很有禮貌的,畢竟我們都是儒家思想漢文化的子孫,孔子也確定不是韓國人。

好吧,本期學習法語的動力就是,把以上的想法講成法語,告訴大家台灣人是有禮貌的。

土風舞 V.S 舌吻

這是在夏佑宮Palais de Chaillot拍攝的。
初來乍到巴黎,想在著名景點前拍拍瑜珈體位法,想說挺有意思的。

有朋友問我 在巴黎鐵塔下做瑜珈的感覺如何?

A: 其實我離鐵塔很遠
B: 離鐵塔近的地方每0.5米兩個觀光客,怎麼做?
C: 再說拍攝這張照片時的實境如下圖:


我想我嚇到他們了。

本來還以為來到法國,大家會比較放得開。
只能說,
在法國文化中,由於少了在公園跳土風舞的阿媽打頭陣,
以至於,隨意在公眾場合伸展,
是會被大驚小怪,引人側目的。
倒是在街頭隨意舌吻,(或尿尿)
卻不會引來注意。
嘖嘖,有趣的法國。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你今天爸懂了沒?


在法國,走路撞到人要說「爸懂」(pardon),回答時說「喔,爸懂」即可。

你爸爸今天懂了沒?

英文很強的你小心了。英文的nationality,法語會變成nationalité,很高興終於有個字看懂了就會急忙念成英美式的nationality,但實際卻是「拿絲休拿了鐵」。窘。是要喝拿鐵嗎?

學數字時更是要我命,
70叫做是「六十,十」。夭壽喔。
80就做是「四個二十」。勉強可接受。
接下來更精采了,
90叫做是「四個二十,十」。什麼? 什麼鬼?

我只能說,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精通第二外語的人。雖然人人說懂英語再來學法語會學快,但在這幾天的課程中,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被英語荼毒太深。
就像跳慣芭蕾突然轉跳爵士,就是一股不對勁,身體既放不開又不自覺的習慣延伸。
跳慣芭蕾突然去做瑜珈,雙腳就是很想崩腳而不是勾腳。
你說對不對?

同時我也要佩服感念自己一番,究竟當初在台灣是怎麼學英文的? 好歹我在台灣土法煉鋼至今的成果是挺豐碩的,但是,當初學英文時有感覺這麼困難嗎? 我都忘記了。難道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嗎? (再次佩服自己一下。親親。) 今天學了數字就快要把我逼瘋,尤其是20之後那一連串不規則的亂變化。我該說法語是規則太多所以困難? 還是規則多到一種已經沒有規則的境界,所以困難?

我去的語言補習班,是對岸同胞開的。打電話去諮詢可以直接說中文喔,真是妙。
教室以中國生,日本生居多。
櫃檯還請了一個會講日語的中國人來接洽日生。

語言真是有趣的東西。
比如說,
因為中文有「ㄜ」的音,所以我們念法語的「e」就相對簡單,幾乎同音 (小小差別在於發此音時法語噘嘴,中文則不)。
又因中文有「ㄩ」的音,所以我們念法語的「u」沒有問題,但日本學生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是不會念這個音。另外講中文的人對「L」和「R」音就比較不行。每次發音練習都非常有趣。

今天上課全班在練習[ru] 的發音,就是注音的ㄌ+ㄖ,還要再配上ㄩ,既要喉音又要捲舌音,然後再配上母音念出來。(夭壽)。練習到全班口水在嘴裡轉,都快要吹起口哨了(哈哈哈哈哈)。

雖然頗困難,但我其實還是愛學語言的啦。反正我也不是很有壓力,(之後要檢定考,但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一天一點點,上課+練習,為每天的生活注入一些目標和動力,其實是讓人開心的,總比睡到中午才起來,臉都睡腫了來得好。

巴黎終於開始有秋天的感覺(上周28度今天13度),在灑滿陽光的客廳,煮一杯咖啡寫寫blog然後複習一下功課。當個老學生也還真是不賴。

Bon jour Paris. 日安巴黎。
Bon jour français. 日安法語
日安,越南新娘。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法國和香菸

吃藥副作用: 睡不著。

9/3天還沒亮我爬到沙發上躺著發呆。

736am清晨,我聞到鄰居的第一根香菸。
難得早上空氣是最新鮮最好的,偏偏要在剛起床後硬把毒氣往肺裡塞?

法國人真的很愛抽菸耶,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愛來一支。
家族聚會,你就會看到 祖父母級+父母級+孫子級,三代同堂一起和樂融融地抽菸。
參加派對,你就要在一片煙霧繚繞中 進行對話+辨識對方臉孔+不斷吸入二手菸。
街邊的建築物,總有一堆時人男女從辦公室跑出來吞雲吐霧聊天。
走在路上,若你抽菸,便會有各式各樣陌生的人們來跟你要一根菸+還要用你的火。(或你沒抽菸那可能是會跟你要銅板)

一包6.7歐,約台幣280元的菸就這樣繼續給它消費下去。

抽菸會不會成為我適應法國文化的一大阻礙?

我都不想在這裡生小孩了,雖然福利這樣好,但我不想要我孩子在菸酒中成長。
貓王說 他一定不要讓他的小孩抽菸。
於是我問他,你朋友中不菸的有幾位? 他便禁聲了。
同儕壓力的可怕,(除非你是Home Education啦),有去過學校上學的人都知道的呀。嘖嘖!

如果我年輕一點來巴黎,我會更怡然自得吧。派對、香菸、葡萄酒、肉。

我納悶法國的yogi都怎麼生活的?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親臉頰禮

來法國前在印度的兩個月,
Ashram的同學大都是來自西方文化的,當他們聽聞我們台灣人很少親親抱抱的,即使與好朋友或家人。若是約在星巴克碰面,好朋友的話,見到人也是保持50cm的距離揮揮手說聲[ㄟ],比較不熟的可能就會為了禮貌表現地親切一點。

來自奧地利的Phillip還貼心的問我,我是否傾向避免任何肢體的接觸。
我說;不行啦,我要去法國,那個親來親去的地方,你們要幫我練習啦。於是每一段旅行有人加入或離開時,巴西的吉塞爾同學,美國的理查同學,德國的托斯頓同學總會給我大大緊緊的擁抱並對我的每次進步表示讚許。

到法國後,太厚禮的我,總是對於[右臉頰:啾,左臉頰:啾] 後,對方總是不達成你想要四目相交一下以表心神領會般的親密,就馬上去啾下一人(通常是一字排開像鴿子啃著地上排成一條線的玉米一樣),害我有點小受傷,因為我就在旁邊微笑看著對方期望他也能看我一眼。就像舉杯時,眼神一定要交會不然是不禮貌,但是喝完後,是只有亞洲人才會握著杯子看著對方點頭示意確認這舉杯儀式的完成嗎?

親臉頰真的就是個形式&習慣&文化,我想。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抵法一個月半

親愛的家人朋友,

抵法一個月半,一切有越來越有家的感覺了。

在一個半月的貪食、亂食、貪飲、試飲中,隨著貓王三周暑假的結束,在他第一天回公司上班的今天,我也自立自強地勉勵自己要恢復有紀律的生活。(赫!)

連日來大家對我巴黎生活Facebook照之comment讓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一方的故事。

全世界的人對巴黎好像都有一種莫名的憧憬。巴黎畢竟是全歐洲(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每年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其美酒精品時尚產業也讓全球趨之若鶩。說什麼法語是全世界最美麗的語言啦,男的帥女的美啦等等之巴拉巴拉諸如此類的。
另外, 世界上有哪一國的男人(還是總統)掛得住面子,如此深情地能承受老婆紅杏出牆跑到美國去和情夫住最後又回到他身邊的? 好像就只有這一位法國總統。

但是,咳咳

巴黎不只是一個靠浪漫,天天喝香檳玫瑰酒,逛逛Cartier拉法耶百貨,在路邊喝咖啡曬太陽就可以活下去的城市呀。
還是有很多殷實的老百姓,朝九晚五努力工作繳稅養退休的人,才能在這昂貴的城市生活的呀。
(不過,當然也是很多人沒工作啦。是社會福利太好嗎? 常常遇到大學碩士學歷27,28歲的年經人跟我說她沒工作六個月了,是怎樣?)

巴黎貴為時尚之都,當然路上也有不少男人女人(女人較多)打扮入時讓我多看三眼,但是胖的或穿得跟賽一樣得也是有呀,對不對?

雖然法國是農產品百分百自給的國家,藍龍蝦魚子醬鵝肝醬松露牛肉紅酒蘑菇等珍饈隨便抖個兩三項就能讓饕客意淫而久久不能自己,但是平常人每天還不是主要吃麵包沙拉起司三明治? 住台北也不會天天去吃鼎泰豐,住東京也不會天天去築地吃生魚片呀,你說是不是?

在法國可以喝到便宜又是好貨的酒,但是隨便吃串燒就要15歐呀(600台幣),我都可以在忠孝東加州巷子裡買4.8次魯味了。(一次要買125台幣才會飽。)
在法國可以找到種類多到讓你腿軟的起司,但是就不會有麻辣鍋這種人間極品呀! 痛! (龐畢度那邊我有看到火鍋店,但是貴&不知道口味如何)。
在法國社會福利好生小孩不用錢政府還給你錢,隨便失業一下就可以領補助金,但也是因為這樣天天在街上晃蕩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才會這麼多,或是有的人就一直生小孩想要領錢,路邊無所事事喝醉的、囈語的、尿臭的、發癲的比台灣多得多,走在路上有時都會被嚇到,所以這邊的社會問題才會相對於台灣嚴重呀,你說是不是?

移居到巴黎的我好像應該要更興奮一點,每天都要很雀躍,不然會有點對不起想來歐洲的台灣居民。
但我真心覺得自己是來這邊生活的,不是來觀光5天,其主要差別就是觀光時會想說回台灣買不到,所以會買較貴的馬賽手工皂,住這邊則是會買Geant(愛買)自製品牌的沐浴乳,買衛生紙也是要去G20,因為比Carrefour City便宜(家樂福超市,不是量販) 。哈哈。

走了一圈,好像發現不管人在哪裡也都碼差不多,都是有好有壞呀。
(唯獨天氣,歐洲的夏天確實比台灣舒服,但是一旦到了冬天我想我也是會很慘的呀。)

就是生活著,努力,渴望快樂又平靜的生活著。
生活生活,會快樂也會寂寞; 生活生活,明天我們好好地過。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筷子

那時我人還在印度Manali,在網咖和貓王視訊。

兩個月前從台北海運法國的兩大箱已經到了。

我大致詢問一下: 茶葉有沒有濕掉呀? 衣服有沒有黃掉呀?
貓王就一邊從箱子裡拿東西給我看。

他抽出我寄的筷子,煮菜長型的那種,當鼓棒敲打。
接著做出模仿吃飯的動作,

一邊很天真的問我說: 【Honey, 這麼長怎麼吃飯呀?】

我笑了。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法國長期居留探親簽證 VISA DE LONG SEJOUR


以下資料是法國在台協會網站轉過來的。
我辦理的正是第四類。

長期簽證-居留證
2009年4月27日頒佈之2009-477號條例,有關期限3個月以上簽證的最新規定,自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自即日起,以下類型簽證,將由法國在台協會直接核發,充當正式居留憑證 (VLS-TS )。
1. 法國人的外籍配偶,赴法定居 ( 通常一年效期)
2. 學生 ( 就學 期限 91 天 到 12 個 月 )
3. 受僱者 和 臨時合約性質工作者 ( 合約效期91 天 到 12 個 月 )
4. 外籍探親訪問者( 申請停留91 天 到 12 個 月 )
VLS-TS 簽證, 將享有以下權利 :
在申根境内,DOM 法國海外省區,以及 St Pierre et Miquelon 自由進出,( 並不包括法國管轄之其它屬地 )
不需再辦 “居留證”, 簽證有效期限之内, 均准予居留。

大致分享一下我的經過。

因為我們設定以貓王及他的父母為法國法國接待小組,且那時貓王住爸媽家,所以資料都是以爸媽的為主。

法國
接待小組幫忙準備的有:
邀請函: 說明我與貓王的關係以及對方願意成為我居住法國時的宿主。
房地契: 最好還提到現在家裡有幾間房、幾人住,審核時官方要確定你到法國後不是睡客廳。
薪資證明: 薪水單,稅單
護照影本
Family Book (Livret de famille)
水電單據

台灣一人團隊:
動機信: 我文情並茂的敘述這是一段認真的愛情,請發給我簽證讓我為愛走天涯,並據實以報本人法語程度是零但保證會發奮學習,以及英文底子好,至少有西方語言&文化知識的基礎 (我的信是英文寫的)
存款證明: 一個月至少要有1,600歐的樣子x12
社會保險: 我買Tokio Marine 一年期的保險
工作證明: 我附上在職證明,名片
護照影本
身分證影本
申請書
QFII
宣誓書: 宣誓拿此簽證在法國期間不會工作

注意: 送件時間,距離你預訂出發的日期不可大於三個月。(我有因此白跑一趟)

文件備齊,一再檢查送件後,就是耐心等待。
在我送件後第三周(拜四送件,第三周的拜三 )收到電話通知: 鍾小姐妳申請的簽證核准了,跟你確定出發日期後你明天就可以帶著收據來領件了。

核准! 你是說核准嗎? 我的天! 真愛感動天!

就我這次的例子,我只能說,官方要的文件要盡所能地備齊,文件內容要正式且有誠意。動機信我不歌功頌德法國太多,也不太琢磨學習法語(不然就申請學生簽證好了),我很明白的告訴審核官這是為了愛情。一切都是為了愛,我想這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法國人是浪漫的。但不是喝香檳美酒餽贈時尚精品的這種浪漫,更多是思想上的。

基本條件過了門檻後,因為愛,所以 Oui!

法蘭西,等等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