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法國和香菸

吃藥副作用: 睡不著。

9/3天還沒亮我爬到沙發上躺著發呆。

736am清晨,我聞到鄰居的第一根香菸。
難得早上空氣是最新鮮最好的,偏偏要在剛起床後硬把毒氣往肺裡塞?

法國人真的很愛抽菸耶,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愛來一支。
家族聚會,你就會看到 祖父母級+父母級+孫子級,三代同堂一起和樂融融地抽菸。
參加派對,你就要在一片煙霧繚繞中 進行對話+辨識對方臉孔+不斷吸入二手菸。
街邊的建築物,總有一堆時人男女從辦公室跑出來吞雲吐霧聊天。
走在路上,若你抽菸,便會有各式各樣陌生的人們來跟你要一根菸+還要用你的火。(或你沒抽菸那可能是會跟你要銅板)

一包6.7歐,約台幣280元的菸就這樣繼續給它消費下去。

抽菸會不會成為我適應法國文化的一大阻礙?

我都不想在這裡生小孩了,雖然福利這樣好,但我不想要我孩子在菸酒中成長。
貓王說 他一定不要讓他的小孩抽菸。
於是我問他,你朋友中不菸的有幾位? 他便禁聲了。
同儕壓力的可怕,(除非你是Home Education啦),有去過學校上學的人都知道的呀。嘖嘖!

如果我年輕一點來巴黎,我會更怡然自得吧。派對、香菸、葡萄酒、肉。

我納悶法國的yogi都怎麼生活的?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親臉頰禮

來法國前在印度的兩個月,
Ashram的同學大都是來自西方文化的,當他們聽聞我們台灣人很少親親抱抱的,即使與好朋友或家人。若是約在星巴克碰面,好朋友的話,見到人也是保持50cm的距離揮揮手說聲[ㄟ],比較不熟的可能就會為了禮貌表現地親切一點。

來自奧地利的Phillip還貼心的問我,我是否傾向避免任何肢體的接觸。
我說;不行啦,我要去法國,那個親來親去的地方,你們要幫我練習啦。於是每一段旅行有人加入或離開時,巴西的吉塞爾同學,美國的理查同學,德國的托斯頓同學總會給我大大緊緊的擁抱並對我的每次進步表示讚許。

到法國後,太厚禮的我,總是對於[右臉頰:啾,左臉頰:啾] 後,對方總是不達成你想要四目相交一下以表心神領會般的親密,就馬上去啾下一人(通常是一字排開像鴿子啃著地上排成一條線的玉米一樣),害我有點小受傷,因為我就在旁邊微笑看著對方期望他也能看我一眼。就像舉杯時,眼神一定要交會不然是不禮貌,但是喝完後,是只有亞洲人才會握著杯子看著對方點頭示意確認這舉杯儀式的完成嗎?

親臉頰真的就是個形式&習慣&文化,我想。